2016/04/29

母校



維根斯坦說:「要解決生命的問題,你就要有一個令生命問題消失的生活方式。」在王偉雄先生《魚之樂:哲思隨筆集》中看到他提到維根斯坦這句話。並沒有特別相應之事,只是看到這句話特別覺得確實如此。

照片是我以前大學上哲學概論課時的大樓中庭,這學期我也在這大樓裡上類似哲學概論的課。這大概是我最後在這裡執教了。學校這麼多棟樓,偏偏被安排回到這裡。以前在這裡聽到赫拉克利圖斯、恩培多克勒……認識了許多從來沒聽過的哲學家。還有哲學老師的身影,皆令人印象深刻。始於斯,終於斯。我覺得也可以了。

可能是因為即將離開,所以特別留意學校幾處。那是爸爸陪我照畢業照的地方、妹妹特別來參加我畢業典禮的地方、和范大哥聊天的地方,以及以前每天早上會去望彌撒的聖堂……偶然經過宗輔室樓上的小聖堂,或許應該進去看一看?畢業後,再也沒有進去過了。打開門,空無一人,卻深深溫暖如往昔。神父在這裡教我聖母經。至今,即便我早遠離了信仰,卻還是在最緊張要命的一刻唸聖母經來平靜自己。神父已經離開這裡,哲學老師也早已離開這裡,時光流逝中,這裡卻成為生命中名符其實的母校。像座藏住記憶中夢想和味道之處,也不容易。在不刻意的地方,留下深刻。

今天去學校上課途中遇到范大哥,他說他要做阿公了。我笑說,會不會也太早了?他還是開朗如往昔。他問我生活辛不辛苦?我說還好,運氣好,沒有那麼大的困難。無論如何,還是得試圖努力過一個令生命問題消失的生活方式吧。

2016/04/28

講道理?

朗朗今天哭了一整天,哭到聲音都啞了。他哭的原因多半是他書拿不出來了、玩具掉了,或者是其他沒有立即符應他需求的事情。朗朗今天太誇張了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身體不舒服?還是有其他原因?
 
黃昏,朗朗又因為……我忘記是甚麼小事讓朗朗又狂吼狂哭。我跟朗朗說,他應該要說「請幫忙」。他完全聽不進去,我也生氣了。我去洗澡,剛開始還聽到朗朗大哭,但接下來突然安靜……把我嚇一跳,怕朗朗會不會是哭昏了?我衝出來,卻看到晴晴拿了一本有聲書給朗朗、教他按出聲音,然後晴晴嘴裡碎碎唸。我近一點聽晴晴在唸甚麼?她在背《真善美》的台詞給朗朗聽,就是《真善美》裡面瑪麗亞老師叫某個小朋友不要再哭鬧的台詞。
 
唉,乍聽之下,會以為晴晴在跟朗朗講道理。我剛才卻是氣得打了朗朗兩下,也狂吼狂罵了朗朗一頓。

2016/04/26

我最喜歡你的臭味了

前陣子,晴晴有時會對老劉說:「我不喜歡你的臭味!」老劉有時滿頭大汗,汗味比較重。

晴晴被我唸了一陣子。我跟晴晴說她剛出生的時候,三天才一次大便。每次她大便都是三更半夜,而且整個尿布是滿坑滿谷的大便。那個時候,我嚇到不敢幫晴晴換尿布,硬是把在睡夢中的老劉叫醒去幫女兒處理大便。我跟晴晴說,她老爹可是三更半夜起來幫她處理大便臭味,她怎麼可以說不喜歡爸爸的臭味呢?

然後,今天,我聽到晴晴柔情似水的聲音對她老爹說:「爸爸~我最喜歡你的臭味了~我最愛你了~~~」

2016/04/22

請幫忙

朗朗最近慢慢開始會用說話的方式來與人溝通了。
 
有一天,他拿著壞掉的玩具車來我面前,然後很笨拙地說出他人生中第一句與人溝通的話:「請、幫、忙!」
 
我好高興,但我也不知道他怎麼會說「請幫忙」。

2016/04/11

回到身邊

昨晚回家,因緣際會彈琴。距離上一次彈琴,可能四年多前了。

手指沒甚麼力量。一開始彈時,手指搖搖擺擺,難以控制。樂譜上繁複的音符,我幾乎無法立刻辨認出來。

只憑著過去練琴手指的記憶,大略知道音符的位置。

最後,彈了貝多芬《悲愴》奏鳴曲第二樂章,那大約是貝多芬二十八歲左右的作品。我二十八歲時練成這首。

久違寧靜的心,回到身邊。老師曾指導過我彈這首曲子,我幾乎記得老師指正之處。

過去渾沌未明的歲月,能留下這首曲子,讓人備感珍惜。

2016/04/10

無法靜靜流淌

我抱著朗朗進手術室。

朗朗哭著躺在麻醉床上、拼命掙扎。

一位長得像郭台銘的麻醉爺爺,環抱住朗朗,拿著麻醉氣體罩硬蓋住朗朗的鼻口。我忍不住哭了起來。

朗朗已經出院了‧但每每想到朗朗掙扎不願待在手術房、想要我抱抱的畫面,我依然忍不住激動情緒。

我的文筆遲鈍了,粗糙得令人難以置信。心裡千山萬水,卻無法靜靜流淌而來。